图说:运动员时期的徐寅生(本报图片)
“踢足球是一场革命。” 当与许寅生谈起自己60多年的乒乓球生涯时,语气一如年轻时的坚定。
1961年第26届北京世乒赛上,徐寅生的“十二大板”堪称国乒史上的经典。 当时,面对劲敌日本选手星野,全场观众集体大喊“6板、7板……”决胜局徐寅生连扣12板,一举击败对手。 最终,他和队友们首次捧起了世乒赛冠军奖杯。
“乒坛最聪明的球星”徐寅生于虎年,虎年尽显王者风范。 曾任国家体委副主任,并连任国际乒联主席。 退役后,他被任命为国际乒联终身名誉主席。 但今天,年近80岁的徐寅生与记者面对面,谈论冠军以外的故事。 他的幽默、直言不讳、机智诙谐的言论无论在哪个领域、哪个项目都值得后人深思和敬佩。 。
业余赛场的“吉祥物”
上小学时,许寅生就对乒乓球产生了兴趣。 当时,胡同小学没有体育设施。 孩子们只能用粉笔在地上画一个长方形的框作为乒乓球桌。 他们有时蹲着玩,有时站着玩。 直到上中学时,许寅生才看到了一张没有上漆的桌子,条件才有所改善。
当时没有电视,徐寅生就靠观看现场比赛、与私人高手较量自学。 他清楚地记得,第一次看比赛是在虹口区的精武体育俱乐部。 “上海名将刘国章的笔手快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群众性乒乓球活动广泛开展。 痴迷乒乓球的徐寅生通过努力,从上海工人文化宫拿到了一张价值不菲的“会员卡”。 他经常进入擂台打球,接触到多种打法。
图说:退役后,许寅生依然与乒乓球相伴(周国强 摄)
现在回想起来,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徐寅生退役后几乎每周都会出现在上海的各种乒乓球赛事中。 他指着草根玩家告诉记者,“仔细一看,野外有很多。” 有趣的打法其实是玩正统打法的职业玩家也能学会的。 我经常告诉王励勤,他应该到基层去观看各种比赛。 ”上周,徐寅生到虹口体育馆(精武体育馆)观看乒超联赛,为徐新3-0战胜马龙点赞。去年10月,他还亲自到天津全运会现场观看了比赛。上海男乒时隔52年重夺全运会冠军,他一直呆到晚上11点30分,他称赞“上海队的队员们都在绽放”。 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上海队夺得男子乒乓球团体冠军。
退役后,许寅生仍然打乒乓球。 我之所以去参加这些大大小小的赛事,是因为它们承载了许寅生的童年记忆,也寄托了他对中国乒乓球运动发展的期望。
晚间新闻 不认识就不知道
进入第13个年头,“新民晚报双喜杯”迎来新年乒乓球公开赛,徐寅生也是常客。 最后一天,他会高兴地坐在看台上一整天,与乒协领导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每次晚报记者过来采访他,他总是礼貌地摆摆手,说:“我们多采访一些人吧。” 但一旦开口,他就停不下来。
他说,他和万宝的关系就像不认识一样。
图说:许寅生在新民晚报杯比赛中(周国强 摄)
1957年,全国九城市乒乓球锦标赛在上海举行。 徐寅生代表上海队单打闯入半决赛。 没想到到了比赛的时候,他却找不到其他人,教练急得他上蹿下跳。 一名队员记得午饭时许寅生告诉他下午没有比赛,于是他就跑到大光明电影院去看电影。 许寅生正在认真观看,突然一名工作人员举着“许寅生即将归队”的牌子走了过来。 他匆匆赶回比赛场地,但已经过了比赛时间,他被判弃权。
因为看错了赛程表中的比赛安排,一年多的努力准备比赛就白费了。 当时《新民晚报》在显着位置发表报道,严厉批评了许寅生。 标题是《看戏缺席,许寅生未达预期》。 “我还记得那部电影的名字,叫《黑暗》。现在想起来,那段经历对我来说真是黑暗啊!” 徐寅生自嘲一笑。
图说:徐寅生致新民晚报读者的话(新民晚报记者陶星英 摄)
很尴尬,但徐寅生很快就调整了心态。 冷静下来想了想,他觉得《晚报》的批评是对的。 记者不应该一味地赞扬运动员,该批评的时候应该批评。 这么一想,他就喜欢上了《晚报》。
许寅生的乒乓球生涯中,新民晚报的乒乓球记者换了又换,但他向每一位记者敞开心扉,回答了所有问题。
申办冬奥会梦想成真
20世纪80年代,每次世界大赛,许寅生和他的国乒队友总是意气风发。 但你一定没有看到,他也有低调出访的经历。
1984年,中国体育代表团组队参加萨拉热窝冬奥会。 时任国家体委副主任徐寅生担任代表团团长。 由于他对冰雪运动不是很精通,开赛前他就前往黑龙江、吉林两省考察国家队的准备情况。
“我不会滑雪,就从山顶上躺着滚下来……”他笑着说。 旋即,他收起了笑容,表情变得严肃起来,“不像我们强大的乒乓球队,当时从事冰雪运动的运动员不多,而且训练条件极其艰苦,确实很不容易。” ”
滑雪活动时,没有缆车。 运动员必须携带滑雪板并系好钢绳才能上山。 “他们一天只能练习几次,而且非常消耗体力。” 花样滑冰项目只有室外场地。 运动员穿着裙子滑动、飘逸。 鼻涕。 冰球项目的设备都是从国外进口的,而且都是二手货,价格便宜。
图说:徐寅生参加活动(新民晚报见习记者李明申拍摄)
徐寅生说:“带领冬运征战,我每天都鼓励运动员,只要站上赛场,就是胜利。但当我看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穿着漂亮的队服,一次次站在领奖台上时,我感到相当失望。”
那届冬奥会上,中国代表团没有设定任何目标。 唯一令人兴奋的是冬季两项的成绩。 在射击比赛中,我们的运动员总是射不中目标。 当其他国家的运动员结束比赛时,我们的运动员还在奔跑。 终于结束了,徐寅生的手下冲了过来,告诉他:“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们打破了全国纪录!” 徐寅生听后心里很不舒服。
1973年,徐寅生率队参加萨拉热窝世乒赛。 对比之前和之后,感触良多。 “当时我也希望中国将来也能举办冬奥会,没想到梦想成真了。” 徐寅生告诉记者,“后来我带队参加了冬奥会,陈露开始展现出花样滑冰夺金的能力,这次平昌冬奥会我会在电视上观看。”
各种球类活动一应俱全
除了乒乓球之外,徐寅生还对其他运动感兴趣。 退休后你最喜欢做什么? 他居然自豪地说:“我打网球,赢得过很多奖杯。” 这些比赛自然是各单位、各系统内的业余比赛。 徐寅生认为,乒乓球和网球有共同点,“我感觉很好,打完网球后,我什至不需要打乒乓球了。” 他开玩笑说,那时他每周都会打一次网球。 他也是上海网球大师赛的忠实支持者,费德勒是他最崇拜的球员之一。
不过,徐寅生最关注的却是中国第一运动:足球。 请他谈谈足球,他一开始摇摇头,不想说什么。 或许他内心对中国足球有些失望,但事实上,这些年他一直关心足球。
图说:许寅生(左)、陈一平参观春节乒乓球锦标赛回顾展(周国强 摄)
他透露,米卢带领国足打进世界杯后,他曾在米卢面前对国足讲话。 “其实我们早在1980年代就能够闯入世界杯,但当时我们还缺少一些机会。” 徐寅生指的是,在20世纪80年代,国足非常接近晋级世界杯决赛圈。 谁料到沙特会放手? 新西兰国足最终无缘世界杯。
徐寅生当时说出这番话,并不是否认米卢的“魔力”,而是想让球员们知道,国足完全可以凭借实力进军世界杯,不要只把希望寄托在其他的。 “而且我不太认同快乐足球的想法,踢球就得爬到山顶,呵呵呵哈哈,踢球怎么样。” 徐寅生毫不犹豫的说道。
“我现在不想看足球比赛了,每支球队输球的时候,都会责怪教练和教练,换教练需要新的磨合期,长此以往,循环往复,训练就脱节了”从现实出发,足球怎么能做好呢?”
上海男士购物
徐寅生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乒乓球事业。 但作为一个上海人,他还是很想念上海的家。 退休后,他和家人搬回上海的一个普通社区。
都说上海男人买薄少,徐寅生也不例外。 场上勇猛娴熟,场下体贴入微。 他的妻子是一名舞蹈演员。 在那个特殊的时代,她随部队去张家口演出。 许寅生拿着一锅自己做的笋干烧肉,坐长途汽车去看她。 “很多人都觉得我们运动员很努力,压力很大。我说,努力有什么意义?刻苦训练就是为祖国争光。我老婆下乡表演,生活条件和演出环境让我们很痛苦。”
图说:徐寅生(右)与星野伸哉与老友重逢(周国强摄)
说起妻子,许寅生的眼里满是温柔。 原来,我的妻子是部队里有名的舞蹈演员。 在一次排练《文成公主》时,她不慎造成开放性骨折。 “从那以后,我的功夫总是差了一些。” 徐寅生叹了口气。
对于徐寅生来说,家里最遗憾的事情就是,“她从来没有看过我现场打游戏,我也从来没有机会看到她认真的表演。”
图说:徐寅生与本报记者合影(记者陶兴英供图)
徐寅生是一个顾家的男人。 退休后,他终于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妻子。 他有时会帮她洗碗、倒垃圾、做家务作为消遣。
他隐居,家里很简陋。 当被问及是否有专门的房间来展示当年的奖杯和奖牌时,他摇摇头,“上海的家是用来住的,不需要荣誉室。” (新民晚报记者 陶星英)
【记者手记】徐寅生爱笑
徐寅生是新中国体育运动的经历者和见证者的代表人物。 转眼间,他已经快80岁了,但他依然精神抖擞,出现在大大小小的乒乓球赛事中,仿佛永远是20岁。
他的个人成长史不是一两天就能讲完的。 1964年,他为中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发表的演讲《论如何打乒乓球》被贺龙副总理推荐给毛主席。 毛主席亲自评价《讲话》充满了唯物辩证法,已成为体育界必读的材料。
20世纪70年代,徐寅生担任国家体委副主任,后当选国际乒联主席。 一名运动员在短时间内成为中央部级领导干部,并在国际体育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 这是上海体育圈内唯一的一个人。
在一个寒冷的冬日午后,他答应出来和我一起喝茶,开门见山地说:“我的个人历史没什么可写的,你想了解哪些关于中国体育的故事?我告诉你”。 他的谦逊、低调、善良随和,为每个小故事定下了基调。
我对徐寅生说:“徐主任,有人说你长着一张娃娃脸吗?” 他微笑着回应。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无论是与领导、大明星合影,还是到当地视察工作,或者深入群众,他总是这样微笑:圆眼睛、圆脸颊、咧嘴笑。 。
徐寅生与乒乓球同行的半个多世纪里,中国体育在世界舞台上变得更高、更快、更强; 国乒长期占据统治地位; 上海乒乓球人才辈出……如今,许寅生虽然已经退出世人多年,但他的“传奇”依然在世界上流传。 在上海乒坛,很多人私下开玩笑说,“徐导是我们的吉祥物,他的笑容是业余比赛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陶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