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教育家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对球类运动不感兴趣的学生,会因为打球需要付出更多的体力而感到枯燥,但如果他对球类运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精神饱满,学习积极,由“我得练”变为“我要练”。所以,激发篮球兴趣是“玩”好运动球的前提,要让篮球课充满快乐。1、满足需求,培养原始兴趣。男生天生对球类运动有着独特的兴趣,面对每年的“NBA”比赛,他们心中总有自己的执念,有自己的神圣偶像。科比、姚明、易建联等同学们言之凿凿,尤其是《灌篮高手》、《篮球火》、《樱木花道》等一系列影视节目的播出,也让女生对篮球的热爱与日俱增。 虽然大多数学生对篮球运动并不了解,有的只是最肤浅的了解,谁投篮好,谁真帅,谁抢到球真厉害等等。但基于这份原始的热爱,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保护它,更要懂得如何去发展它。我们可以顺应幼儿的心理需求,利用多媒体提供更多的欣赏,借助精彩的环节去解剖它,让幼儿体会到娴熟的运球、巧妙的传球、投篮、机智的抢断、精彩的扣篮和出其不意的盖帽、进攻和防守等精彩的艺术享受,让学生在忙着看热闹的同时,了解一些花招,提高他们欣赏篮球的兴趣。
2、花式练习激发实践兴趣。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不能只局限于与生俱来的,更重要的是要在后天的体育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只有关注学生、“备战”学生,才能真正激发孩子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因此,要根据教学内容不断创新一些花样,把教学内容组织得更加生动,让学生感到新奇。比如运球,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设计一些“游戏”练习和“比赛”练习。在我教的班级里,就组织了这样的小游戏。在面积约20平方米的篮球场上,我给学生画了一个“安全活动圈”,里面站着四个人,每人拿着一个球,在这个场内运球,一边运球一边击打别人的球。如果球被别人投走或者被逼出场外,或者自拍中途停止或者球没投中,他就被淘汰,由场外的学生代替他继续比赛。 实践证明,类似的花式练习,不仅能激发幼儿打篮球的兴趣,而且使教育充满乐趣,幼儿乐在其中,运球、控球、护球等技能得到提高,可谓一举两得,起到了“无声”的效果。我想只要我们在教学生投篮、传球、进攻、防守时,注意练习的多样性和教学方法的多变性,充分展示学生篮球运动的可玩性和娱乐性,幼儿必然会产生兴趣。3、挑战难度,激发竞赛兴趣。中学生的特点是争强好胜,渴望展现自我,竞赛是最大的魅力。因此,在教学中,要创设竞赛情境,提供难度,提供挑战,让他们能在比赛中充分展现自我,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比如:我是投篮高手,我是运球高手,我是远距离射手等等。还可以设计一个移动式篮筐让小朋友练习挑战,看谁投得最高、最准。甚至选出一组学生,进行男女生混合篮球比赛等等,组成一个公平竞争的队伍,注重能力、性格的匹配,组间要讲究异质性,组内要讲究同质性。比赛结束后,老师要帮助学生分析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对优胜者要表扬,以示鼓励,满足学生的竞争心理;对失败的学生,要鼓励他们振作起来,争取再赛一次。 4、体验成功,稳定内在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在学习成功、鼓舞人心的地方,才会有学习的兴趣。”据研究,人的“需要”的奇妙规律是:“人越满足,就越需要,人越不满足,就越不需要。” 因此,要想让学生对打篮球产生稳定的兴趣,就必须想方设法让他们成功。因材施教是一种极好的成功教学策略。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方法。通过这样的教学,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体验到打篮球的乐趣,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我们实行分层分组,按运动能力、性别、性格特点等分组。这样层次分明,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优势,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那么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必然会增加。
2、技术指导要想“玩”好这个运动球,光有兴趣是不够的,还要有扎实的基本功。1、教授科学的动作要领。动作要领是技术动作的核心,在篮球技术教学过程中,老师对动作要领的把握准确与否,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光盘或其他多媒体资源进行科学的讲解,也可以针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的示范和讲解,让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比如最基本的动作就是运球技术,关键就在于手对球的感觉。我们要让学生明白球在手中要有一个缓冲的过程,要有一个停留的时间,这样手才能“贴”到球上,才有足够的时间处理球。这样一来,运球时就不会低头看球了。 因此,我们有必要教会学生常规的运球方法:张开五指,双手交替滚球;身体贴墙,双臂伸直贴墙运球等。另外,在三步上篮的教学中,学生经常出现手脚配合不协调、跳不起来、前移速度过快等问题,难以高效掌握完整的动作。因此,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教师应先让学生练习小步走后再大步走,然后再练习“接球时迈大步”,通过练习让学生明白大步走的真正意义是为下一步的小步走和高跳做准备,再通过反复、有趣的大步接球练习,逐步提高动作质量。2.灌输全面的战术意识。
有人说:刚开始学打篮球,首先要培养战术意识,否则只会打篮球,不会打篮球。大多数学生对篮球技术有着很大的渴望,希望自己能更专业一些。教师要根据学生内心的渴望和篮球运动的强对抗性和复杂性,善于引导学生把握篮球战术意识的特点,力求使技战术的运用在时机、方向、配合上尽可能协调一致。在战术意识训练中,无论是二人、三人的配合,还是全队的整体配合,在教学中都要要求运动员明确各自的职责、动作路线、配合形式等,通过训练培养他们在复杂条件下分析判断形势,采取正确行动占据主动,达到“攻必胜,守必固”的效果,从而提高战术意识的有效性。通过战术分析,加深对战术内在规律的认识,提高自己的战术思维能力; 比如快攻中各个位置的跑动意识、传球意识、位置意识。推进以传球为主,结合运球突破,加快进攻。快攻结束时速度不能减慢,要果断强攻篮下,跟进抢篮板、补篮。只要不断努力,加深对战术内在规律的理解,学生的战术意识就会潜移默化地不断提高。3、指出具体的比赛要点。在具体的比赛中,我们需要根据孩子们在比赛中的表现进行具体的指导,这样才能更好地取长补短,取长补短。在中学生中,我们发现他们求胜心切,喜欢快攻,但效果并不理想,过于个人主义,缺乏团队默契。
抢到篮板后,在一传、接球、推进、最后快速得分的过程中,断线的现象很多,很少能组织一次成功的快速反击,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培养他们各种快攻的方法,有效提高比赛成绩。如果有人投篮准确,就尽量发挥他的优势,让他疯狂得分;如果有人传球准确但得分不佳,就让他扬长避短,成为组织高手;如果有人技术过硬,就教他做一些高难度的动作;如果有人身体强健,就让他在篮下拼命冲击、抢篮板。相信只要用心,篮球场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片天地,让每个学生都发挥出自己的特点。3、情感内化所谓“师傅引路,练就看个人”,只有学生真正理解篮球的内在价值,赋予篮球情感自然的感受,并使其成为习惯,这项运动球才会真正自觉地“打”起来、转起来。 1.篮球是“比赛”也是“友谊”。个人能力只是球员的基本条件,团队配合才是篮球这项集体运动的精髓。但如果你的防守动作不到位,那么就会被别人突破得分;如果你的失误导致团队配合不力,就无法顺利完成指定任务。篮球场上良好的篮球道德可以结交许多朋友,帮助学生成为心胸开阔的人。同时,还可以体会到“参与比输赢更重要”、“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等重要道理。2.篮球是“娱乐”也是“运动”。
打篮球不仅能给身心带来欢乐,还能提高体能、促进新陈代谢、训练肌肉、增加活力、增强反应能力、降低患病风险。此外,打篮球还能训练人的心智,帮助人们获得乐观的精神状态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心情不好的时候打篮球,也是发泄情绪的好方法,因为打篮球需要专注和深度,打到一定阶段,你的思维模式就只有得分、防守、切入,这样的话,你的烦恼就会一点一点消失,打完之后,你会忘记一切,只想休息。而且打篮球可以消磨时间,让你的生活充实。结语:相信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在课堂上坚持不懈地追求篮球,这项运动会被更多的学生“玩”到永远。参考文献[1]《从小打篮球》,作者:黄品杰、胡小刚,人民出版社。 [2]《“体育欣赏”教学浅议》,作者:经济学院钟强。[3]《中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