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建利
摘要:心理训练是一个应遵循自愿参与、重视个体差异、持之以恒的原则的教育过程,应根据不同主体(性别、年龄、运动经历、智力水平等)和不同要求有重点、有差异地进行。篮球心理训练适应现代篮球比赛的最大特点就是对抗越来越激烈,当比赛双方的身体、技战术水平势均力敌时,胜负往往取决于心理素质的高低。本文列举了一些激励运动员、鼓舞士气、提高唤醒水平的训练方法,为篮球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参考。""\t""新体育课程
关键词:篮球运动员 心理训练
前言:
心理训练是指有意识、有目的地对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进行影响的过程,其目的是使运动员心理产生最适合运动训练和体育比赛的变化,具有自我动员、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能力。篮球心理训练就是适应现代体育比赛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任何一项竞技体育项目都离不开比赛。现代篮球比赛最大的特点就是对抗越来越激烈,当双方的体能、技战术水平势均力敌时,胜负往往取决于心理素质的高低。为此,篮球训练的有关人士至少在口头上越来越重视心理训练,努力提高运动员的心理活动水平。
2 篮球专项心理训练任务
2.1篮球比赛的心理准备在篮球心理训练中,专项心理训练是现代高水平运动员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达到篮球比赛所需的心理准备,有以下一些具体的训练任务:
促进和提高运动员的专项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能力。
适应训练,尤其在比赛活动中保持情绪稳定和适当的兴奋。
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完成技术动作。
能够瞬间对时间和空间做出准确的判断,有良好的时间感。
能调节和消除训练、比赛过程中的紧张情绪。
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努力克服训练和比赛中的困难,实现既定目标。
上述任务的实现和心理活动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员集中和分配注意的能力以及注意转移的能力。由于篮球比赛中运动员的决策来源于大量的具有外向性特征的注意,因此,将注意力从一种注意转移到另一种注意的能力、控制注意范围和方向的能力是篮球运动员心理活动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注意可塑性的标志。它们一方面是决定运动成绩的最有效因素之一,另一方面也是在篮球训练实践中形成的,是篮球运动员必备的心理素质。
2.2篮球专项心理训练的技巧在篮球比赛中,运动员要有不断提高运动技能的欲望,对比赛中出现的局面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要机智果断、勇敢敏锐、情绪稳定、注意力集中范围广、能迅速转移、保持稳定,才能在完成比赛动作时反应迅速、准确、自如。篮球比赛活动处于不断变化的动态之中,需要敏锐地观察和判断形势,果断作出决定,与对手较量,这时理性和情感就占了首要地位,这也决定了专项心理训练的内容。意志力对于篮球运动员来说尤为重要,意志力是意识的积极方面,它与理性和情感相统一,在困难的情况下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和活动。运动员的主要意志品质包括坚定的目的性、主动性、自我控制力、毅力等,这些品质很难直接评价,在各类竞技项目中所起的作用也很难区分。 全面培养意志品质应是心理训练的主要内容之一。特别是高水平运动员的智力水平要求发展得很高,这样才能认识到自己在比赛中的地位和取得运动成绩的社会价值,从而更好、创造性地对待训练任务。因此,专项心理训练水平与运动员的智力表现密切相关。
2.3篮球专项心理训练的可操作性篮球运动员专项心理训练应根据比赛需要和运动员个体差异进行“调节”(特别是面对国际比赛和职业俱乐部队联赛时),除了以激励为基础保持稳定的动机外,还应与比赛任务相关的动机挂钩。动机的变化取决于个人的取向和任务的重要性(包括情绪态度),应结合具体情况增强动机。运动员的操作性心理调节除了教练员的相应作用外,还需要运动员积极大胆地运用一系列自我集中和自我动员的方法,这些方法应该是通过专项心理训练掌握的。自我调节的方法包括内部激励性的自我对话、面对行动的“自我对话”和“自我命令”。调节的特点是使运动员引起较高的心理紧张度,即心理应激,要克服抑郁状态,建立自信心和最佳情绪。 在过度兴奋状态下,应降低其程度,但不能损害其上升趋势,保证训练、比赛时情绪的稳定。解决上述任务要综合施策,才能更好地实现有效调控。
3篮球运动员专项心理素质的基本分析
3.1专项知觉专项知觉是指运动员在所从事的专项运动项目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殊心理知觉,是一种复杂的知觉,也是运动员的主要心理因素,篮球运动员的专项知觉,如球感、时间感、空间感等。
球感。是运动员在长期持球训练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对篮球球的专门感知能力。其特点是对球的性能(包括球的形状、大小、重量、弹性以及通过身体的力的作用使球在空间中的速度和方向的变化)进行极其精细的分化。它是一种复合感知,是球类运动训练过程中各种刺激进入视觉分析器、动作分析器和能力分析器进行精细分化,在大脑皮层形成复杂而稳定的神经连接的结果。它还体现了运动员其他方面的各种素质,这些素质只有经过刻苦训练和反复练习才能获得。运动员球感的准确性和广度是运动技能水平的标志,也是运动员最重要的专项心理素质之一。 运动员形成了准确、敏锐的球感后,不但会增强自信心和拼搏勇气,而且在场上行动上获得了自主性和自由性,能够把注意力转移到解决攻防技战术动作的判断和运用上,变得灵活自如。这种球感还使运动员能够稳、准、猛、快、娴熟地完成传球、接球、带球、投篮和争球等动作。可以说,它是高水平运动员的突出心理特征之一,是取得比赛胜利的重要因素。
时间感和空间感。是指篮球运动员在场上对时间和空间进行判断的能力。判断力来源于运动员对时间和空间的感知。只有具备良好的时间感和空间感,才能在动态对抗中完成攻防技术动作和战术配合,也是一种感知能力,是运动员必备的特殊心理素质。由于篮球对抗的特点是地面和空中双向发展,运动员的时间感和空间感可以在比赛中瞬间赢得时间,获得空间自由,占据空间,获得时间主动权,在防守时创造夺球机会或进攻时夺取进攻机会,确保不失分毫。不同的运动项目对时间感和空间感的要求是不同的。篮球比赛中攻防对抗瞬息万变,时间感尤为重要,必须反应迅速,行动果断。 所谓空间知觉,是指运动员在场上对同伴、对手、篮筐、位置、距离、高度等因素的判断和反应。他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转移的路线、速度等都是空间判断的基础。篮球运动对视觉运动反应、预知反应、选择反应等在时间感和空间感训练中的要求较高。要求有开阔的视野、良好的深度知觉和方向感,对人和球的运动、方向、距离、速度等有准确的判断和把握。
3.2情绪稳定性情绪是情绪体验在心理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是人的态度体验和相应行为对客观事物的反应。体育比赛中情绪稳定是运动员保持最佳心理状态的核心内容,是正常训练水平的保证,因此情绪稳定是运动员的主要心理因素。人的情绪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发展和变化的,篮球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也会有与其发展相对应的情绪体验。由于比赛的激烈,运动员的整个身心都处于极度紧张的状态。因此,与之相伴的强烈而生动的情绪体验也是丰富多彩的。这与篮球比赛的复杂性、多样性以及运动员个人特点的多样性有关。特别是在势均力敌的比赛中,客观条件复杂多变,运动员的情绪也在不断变化,呈现出多变性的特点。因此,运动员的情绪必然会直接影响训练和比赛的质量和效果,甚至导致比赛的胜负。 因此,要特别注意适时调节,自我调节和控制运动员情绪的倾向性、深度、稳定性等因素。特别是在面对强手时,赛前和激烈的比赛中,运动员的情绪一定要适度,过于激动或消极都会给比赛带来负面影响。情绪稳定在比赛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和明显,保持平和的情绪是发挥出全部潜能的主要因素,是赢得比赛的重要条件。
4.培养意志力
4.1篮球运动员意志品质的特点篮球运动员意志品质突出地体现在是否能在激烈的攻防竞争中,竭尽全力,克服困难,实现既定目标。篮球虽然是一项集体对抗的竞技运动,但比赛中每一个攻防环节,都依赖于运动员独立完成比赛动作,每一个具体的技战术动作,都需要在对抗中经过战略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意志品质的结构独立性和创造性显性品质,从动作上来分析,而毅力、韧劲、果断、勇敢、冷静、自控等其他因素,都蕴含在显性意志品质之中,它们相辅相成。因此,教练员应重视把意志品质的各个内容串联起来进行训练,使每个运动员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展现。同时,也要认识到意志品质本身也需要良好的运动技能前提。 为此,在篮球运动训练过程中,需要在体能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的过程中,科学地培养运动员的意志品质,并且要与专项心理训练相结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4.2 培养意志力的方法 培养意志力的方法特点是不断提高克服困难的导向性。通过增加困难、克服困难、战胜困难来培养运动员的意志力,也是所有训练手段和方法中最具决定性的。培养意志力,必须有计划地增加难度和负荷来组织训练。通过练习、训练和比赛,困难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审时度势,提前设想更多的困难,不仅要不断增加困难的难度,还要让运动员感到只要努力,就有现实的可能性。只要在克服一个个困难的过程中有效地培养意志力,就能产生无所畏惧的精神力量。培养意志力的方法有:制定目标,持之以恒;增加难度和负荷;强化比赛因素,提高比赛意识。只要运动员在不断提高的要求中得到必要的意志力储备,对个人和团体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4.3 意志力的自我教育 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要有明确的目标来控制自己,提高控制自己意图、感情、动作和行为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最高表现就是自我教育。意志力的自我教育首先要求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活动中要有自我反思、自我提升的意识。自我教育能力也需要培养,教练员的引导作用就是要不断提高运动员的思想觉悟,引导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积极主动、独立地解决问题。要用完备的自我教育知识和技能武装运动员,同时要细心督促运动员掌握执行结果。要严格执行与训练和比赛有关的生活制度,克服惰性,使运动员养成自律、自我提升、严格自我教育的习惯意识,自觉完成规定的任务。 在训练和比赛中,要激发运动员的自信心、自我激励和自我约束,这是训练过程中培养意志力的重要途径。克服以往负面经历所形成的心理障碍尤为重要。例如,通过责任感、自我价值感、自尊心和自我提升等典型事例进行自我激励;通过心智锻炼,集中注意力,实现动作的完成,自觉完成特别困难的任务并主动承担责任等。借助意念或类似方法,自我调节情绪、心理状态,自我组织,不断自我监测、评估和分析。例如,可以定期写训练日记,记录和分析已完成的训练计划和比赛中的表现、比赛成绩、个人技术统计、测试结果、监督数据以及个人的感受、想法和经历。其中,写训练和比赛日记是最有效的自我教育形式,是一项必须持之以恒的具体基本操作。
篮球运动员比赛期间的 5 项心理训练
5.1篮球运动员赛时状态篮球比赛形势瞬息万变,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也随着比赛性质、任务和形势的变化而变化。一支职业篮球俱乐部球队的整体训练水平固然是取得比赛优势的基础,但其良好的心理训练状态更是临场技战术水平正常发挥的重要保证。篮球比赛中,强弱的转化往往是由一定的心理因素引起的,如强队败给弱队,往往是由于心理准备不足造成的。因此,当临场出现意想不到的比赛局面时,完全有可能陷入被动。这其中最重要的是情绪的变化,从而造成技术扭曲、战术不协调,最后导致失败。赛前,运动员对比赛的态度和想法是不一样的,因此,教练员在赛前和赛中要善于进行思想心理调整,克服各种不正常情绪; 对于与比赛有关的情况,要充分估计、细心观察、认真思考、冷静对待,既要鼓励运动员轻装上阵、放下包袱迎接比赛,又要对比赛中可能遇到的情况进行预判,及时采取措施,增强运动员信心,全力以赴参加比赛。
5.2赛前心理训练在正常情况下,如果心智、身体、技战术准备充分,运动员之间相互了解、认识统一,赛前体力、技战术水平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可能发生变化的是以情绪变化为主导的不同心理状态。造成赛前心理状态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对比赛重要性的认识问题和渴望成功、害怕失败(想赢怕输)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①最佳竞技状态。这是赛前积极应对比赛的理想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跃跃欲试、斗志昂扬、注意力高度集中和兴奋性适度;②赛前焦虑状态。具体表现为赛前非正常时间的生理反应紊乱,如食欲不振、失眠、出汗、四肢冰冷等;③赛前抑郁状态。这是一种“比赛冷漠心理状态”。 这种状态表现为对比赛态度消极,缺乏欲望,精神不振,对自己的运动能力产生怀疑等;④虚假自信状态。这种状态表现为嘴硬、虚假自信,其实是片面认识的体现,是一种心理恐惧症。为此,教练员要善于引导教育,端正比赛态度,正确定位自己,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调整。
5.3 赛中心理训练赛中心理状态:篮球比赛不仅比拼智慧、策略、体力、技术、战术,更要比拼心理。比赛不同于训练,除了承受较大的体力负荷外,还要承受较大的心理负荷。比赛时的心理状态一般有理想、不健康、恐惧等。赛中心理战术是指根据比赛中实际情况,采取心理影响的策略,其目的是使本队在比赛中取得主动权和优势,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常用的心理战术有:知己知彼,避实击虚;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显强藐视,主动出击。赛中心理训练的任务是赛前培养和保持最佳心理状态,并根据比赛中双方心理状态的变化,采取心理调节措施。比赛过程中的心理调节有很多。 例如由于对手战术的改变,往往会给运动员造成心理上的不适。比赛中,当双方比分交替上升,场上形势发生较大变化时,运动员就会产生一些心理障碍。这就要求教练员要随时了解运动员内心的变化,准备好各种心理调节方法以备随时使用。比赛是对运动员体力和心理实力的考验,运动员的体力和脑力消耗很大,特别是两支队伍实力相当时,更是如此。因此,在比赛过程中,利用赛间休息时间恢复体力和脑力就显得非常重要,要及时采取心理放松、注意力转移等心理调节措施,加强运动员心理能量的恢复训练,是坚持比赛、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